我出單點菜常有一個矛盾,
因為身在連鎖店餐飲企業工作,
必須依照sop出單,
但sop表上並沒有寫上「不能給碎的」。
什麼叫做碎的?
我們有一道海鮮,內容物有蝦仁和蟹管肉,
因為是進貨,廠商每次都是給袋裝的,
總會有些蝦仁只有腳,或是只有前端的部分,
蟹管肉更常發生問題,因為它的市面包裝,
第一層一定超級完整且漂亮的,
但是內層也就是第二層,開始摻雜了碎的蟹管肉,
或是用流動水退冰,不小心把蟹管肉沖碎了,
接著問題來了,
我基於怕浪費和損耗率的原因,
我會給碎的,但是不代表就照sop給的隻數,
變成我只是將碎的分散給出,
但消費者懂嗎?特別是完美主義的尊客們,
會認為店家竟然給不完整的來充數,
所以呢?我該怎麼辦?
其實,是消費者賺到欸!多吃一點海鮮欸!
當然,有些師傅就選擇丟掉不給,
我個人還是會給,
有些碎的還包括「堅果類、小番茄、蔬菜類(非葉菜)……等」
糕餅類也有遇過一個問題,
曾經在太陽餅店打工,做包裝的工作,本身也認識老闆,
一般來說,每個烤盤中總會有幾個是NG的、不合格的,
或是用包裝機包裝的時候,造成NG,
每個打工的人員每天拿免費的NG當然也會膩,
太陽餅和鳳梨酥撇開它的營養價值論戰,它很容易膩,
老闆是樂見其成每天被打包完,但我們辦不到,
於是老闆心想,不如將這些NG的便宜賣出去,
心血才不至於這麼浪費,
殊不知反被有心的客人「衝康」,
客人就買了好幾個NG的太陽餅,
謊稱他家不有錢,連買個禮盒都要挑三揀四,圖個撿便宜,
於是,老闆送他一個有店家印刷的禮盒,讓客人包裝,
原本只是個簡單的社會回饋,
結果他日,有兩種案例,
1.
另外一個人過來,
說店家怎麼可以賣瑕疵品給他?價格還三四百塊,
但其實那個人根本沒買過,只是兩個人合演一場戲,
那個客人還撂話嗆,不給他更完整更好的,他就要舉報各家媒體,
老闆心想不得了,辛苦了20幾年,好不容易有起色和建立起來的商譽,
只好被敲竹槓,忍耐這一回。
2.
第二種案例也很相近,這次是客人真的買NG送給別人,
那個收下的人沒有被告知原因,一打開禮盒,
心想這是哪門子的禮盒,於是跑來告狀,
最後也是老闆換一盒新的給他。
所以市面上烘焙產業,不賣瑕疵的原因有很多
1.建立專業形象
2.價格不失衡
3.怕被客訴